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
学而时习之     
正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口袋本《论语》是我随包携带的一本书。现代人太忙,语录性质的书最易入手,零星时间翻几页,边看边联想自己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饶有趣味并常常有所启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论语》第一篇内的内容。记得初中课本上的注释是:学完之后,时常复习,不也很高兴吗?近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见到两个别样的观点:(1)"时",不是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课堂的大教材,课堂是生活认知的提升地,在课堂中求知明理,在生活中认真做人。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学习科学,才能使学得的知识贴近实际,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让科学课堂生活化,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西方一位美学家说:看小说第三眼看到美,看舞蹈第一眼就看到美。在语文阅读课上.教师也应让学生读课文像看小说一样.第三眼看到美。而目前的小学语文课上.也许是受舞台艺术的启发,教师俨然成了演员、主持人、音响师……激情演绎着一幕幕舞台剧。学生第一眼就看到了美.他们没有通过自主阅读去发现美——文字背后的美。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写作的动力,是习作的生命。好的文章萌于情感的内核。学生的写作欲望一旦被情感激发,就会把写作当作一件无与伦比的乐事。因此,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应特别重视作文情感的激发。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让学生眼中有物,心中有情。没有生活就没有文章,不热爱生活,就不可能有佳作问世。《大纲》强调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练笔的积极性”。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物等,然而有的学生对生活漫不经心,一颗心冷冰冰,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空洞无物,平平淡淡,没有半点生气,缺乏真情实感。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5.
章素娟 《广西教育》2012,(9):53+57-53,57
文本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窥一斑而知全豹",细节往往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细节可能是一个看似平常但意义深刻的词语,可能是一个普普通通但意犹未尽的标点符号,可能是一句朴实无华但意蕴深刻的句子。只有对文本深入地探究,才能发现细节,把握细节,并以细节为支点,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才能换来有深度、有广度的课堂教学。《理想的风筝》是苏教版国标本第十  相似文献   
6.
章素娟 《江苏教育》2022,(33):52-54
复盘式评课为学校基于课堂观察的教研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复盘式评课以“还原课堂实境”“基于评判工具”“评价旨在改进”为基本特点,指教评双方通过不断追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教的活动、学的活动、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度,发现诸要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作出价值判断,形成改进方案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7.
角色体验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加深角色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小学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角色互换、角色对话,形成“场馆+协同”“课程+实践”“文化+活动”等育人路径,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