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中国教育的全面兴盛是从西周开始的,而周前的教育特别是上古教育的状况及其观念却难以把握,导致了许多教育思想在源头上的模糊不清。其实生存技艺的传授是每个民族教育的共同主题,而中国上古的教育除“生存教育”外,还肩负着“祭祀与养老”的任务,因而形成了中国教育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伦理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一直重视“礼”与“德”的教化。尧舜时期,逐步形成了“德化育民”的政教观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的全面兴盛是从西周开始的,而对周前的教育状况及其观念人们却难以把握,导致了许多教育思想在源头上的模糊不清。其实殷商教育体制的逐渐完善,为西周教育的全面铺开做好了准备。殷商时期出现了“习与性成”、“惟学逊志”、“敩(教)学半(教学相长)”、“法圣师古”、“学在生活”、“尊师重教”的教育理念,而这些理念无疑又是后来某些教育思想的源头,中国的礼乐文明也在商朝后期的周原上崭露曙光。  相似文献   
3.
新课改要求不断强化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估与投入,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培养探究能力的主要目标,小学教师要积极引导与培养孩子的良好预习习惯,注重引导孩子体验实验过程,同时也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