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骆驼祥子》中有着大量的民俗构成,小说对其进行了多种叙事建构,它主要表现为场景、概要和停顿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乌热尔图小说塑造了一些外来者形象,据外来者进入民族地区的目的态度及小说的叙事处理,外来者形象可分为帮助者、过路者、旅游者、冒犯者和入侵者五类,总体上显现的是鄂温克族对新政权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基于文学与影像互读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探索可归结为"一突出四坚持"。即确立文学与影像互读的教学观念,突出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必要性;力求适时适量,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科学性;贯穿教学全过程,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连续性;实施研究性教学,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创新性;以文学原著为根本,坚持文学与影像互读教学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4.
以印象主义的艺术主张及典型小说本来观照沈从的小说创作,可以发现它具有印象主义的色彩,这主要表现在注重写作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感觉与瞬间印象以及对自然世界的客观描绘上。沈从小说创作的印象主义色彩的成因,在于创作主体发达的艺术感觉和有意识地用各种官能进行创作的艺术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系统研究鲁迅的语教育思想有其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鲁迅的语教育思想是在特定历史,化语境中形成的。它包括批判封建的教育内容,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语学习的规律,否定不合理的语考试制度和关注外国语教育五个方面的内容。整体而言,它具有现代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理性地吸收和消化这份教育思想资源,有利于推动当下语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任东华先生的学术新著《茅盾文学奖研究》运用了历史还原、整体观照和美学辩析等原则及"综合-创新"方法,对"茅盾文学奖"的外部与内部、部分与全局、要素与系统、成绩与局限等等均作了有分析有理论的研究,提出了"茅盾文学奖美学"的新概念,是茅盾文学奖研究的新收获和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接受中的疏离是周立波小说创作对主流话语的一种姿态。它表现在塑造有缺点的先进分子或英雄人物,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极"左"做法的批评,民间话语的渗入和人性话语的彰显四方面。  相似文献   
8.
“东方文化派”有着独特的历史内涵,在现代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瞿秋白作为“马克思主义”派的代表,从三方面对“东方文化派”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青年瞿秋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这次亮相,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该采取较为复杂的态度来分析20世纪末的“贬鲁现象”。这次贬鲁现象的发生具有某种必然性。平心而论,冯骥才与王朔等人对于鲁迅文学创作的某些判断有着切中肯綮的审美表达。但是,他们言说鲁迅时又确实存在着很大误读,有的甚至是自觉步入了言说的歧途,必须从学理层面予以严正指出,以走近鲁迅,还原鲁迅的本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