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清出现的一批取材于未来"新中国"想象的乌托邦小说,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些相近的主题特征。视君主立宪制度为中国走向富强的完美政体、科教兴国尤其是科技强国的治国方略、黄/白对立的种族冲突模式、实现世界永久和平乃至天下大同的高远理想,是其较为明显的主题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小说批评史上,邱炜菱是大胆为小说批评张目、为小说批评家争学术地位的第一人。在康门弟子中,他是“小说界革命”酝酿阶段有志于此道的骨干。在对古典小说的评价方面,邱炜菱持论比梁启超宏通、公允,显示出史家的素养与识见。其品评新小说作品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梁启超留下的历史缺憾。然而,一个世纪以来,邱炜蒸在小说批评方面的成就,却被梁启超的巨大历史光环所遮蔽。  相似文献   
3.
1903年,刘师培在上海搭乘上了正疾速行驶的民族与民主革命的列车,取"攘除清廷,光复汉族"之意,改名"刘光汉",成为清末文坛和学术思想界的一匹黑马.1904年前后,以"激烈派第一人"自诩的刘师培,依托《警钟日报》《中国白话报》《国粹学报》等革命派刊物,力倡"语言文字合一"主张,并躬身创作了40余篇白话文,成为清末白话文运动中革命派知识分子阵营涌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长期以来,刘师培的白话文理论与创作实践一直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致使这道清末白话文风景线长期处于被遮蔽状态.  相似文献   
4.
1898:喧嚣与躁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年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8年是中国文学由传统向现代嬗变的一个重要转捩点。是年,文学观念和语言观念出现了重大变革,文学进化观念开始深入人心,文学作为思想启蒙之利器的观念进一步被强化,以启蒙民众为目标的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序幕正式拉开,中国文学传播方式的近现代转型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诗界、文界、小说界的创作面貌也有了重大变化。借助政治的外力,中国文学一改往昔蹒跚的步履,由渐变期进入突变期。  相似文献   
5.
晚清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 ,小说类型不断涌现。这组笔谈的三篇文章 ,分别对晚清的狭邪小说、政治小说和写情小说做了研究。《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从社会与情爱两个角度 ,论述晚清狭邪小说的内蕴 ,认为前者表现为揭露社会弊端与暴露官场科场腐败 ,展现名妓名优的悲惨命运与肯定其人生追求 ,描绘近代都市生活现状与外来文明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后者通过对名士名妓间生死相依的爱情、若即若离的交往和偏离正途的狎情描写 ,凸现人性的复杂。《晚清社会转型中的政治小说》一方面注重梳理政治小说在英国的产生、在日本的盛行以及于晚清社会转型中在中国得到倡导的历史过程 ,另一方面论述政治小说不仅体现在小说创作中 ,而且体现在作家批评家对中外作家和中外作品的政治解读 ,论述了晚清小说创作的泛政治化倾向和知识分子看问题的政治化的思维方式。《晚清写情小说的主题模式与叙事特征》侧重于在晚清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 ,研究写情小说的“借儿女言家国”、“借儿女言节义”、“借儿女言自由”三种最具代表性的主题模式 ,并论述了受域外小说的影响 ,晚清写情小说在叙事上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小说的近代“新变”。  相似文献   
6.
作为最早以"史"出现的两部主要属于近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文学史专著,陈子展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和《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在中国近代文学史建构历程中有着重要的学术史意义。尽管其文学史观明显受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影响,由于其所具有的独立不倚的学术品格和无征不信的严谨学风,又使其在许多方面超越了胡著,得出许多创见,并以其长久的学术生命力或明或暗地参与了与其后逐渐建构起来的近代文学史的对话,为推进近代文学研究走向深入、全面和公正,作出了不可替代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小说批评史上,邱炜菱是大胆为小说批评张目、为小说批评家争学术地位的第一人。在康门弟子中,他是“小说界革命”酝酿阶段有志于此道的骨干。在对古典小说的评价方面,邱炜菱持论比梁启超宏通、公允,显示出史家的素养与识见。其品评新小说作品的文字,在某种意义上弥补了梁启超留下的历史缺憾。然而,一个世纪以来,邱炜蒸在小说批评方面的成就,却被梁启超的巨大历史光环所遮蔽。  相似文献   
8.
清末报刊白话文的确存在"由八股翻白话"现象,但并非全部,甚至并非主流;相反,"话怎样说便怎样写"的情况却大量存在,在近代报刊白话中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意义。南方的模拟官话写作也好,北方的口语化书写也罢,通俗化和口语化是清末报刊白话语言最为明显的特征。清末民初20多年间的报刊白话语言面貌及其发展趋势,是一个值得进行系统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作为晚清新小说创作实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吴趼人的短篇小说无论从取材倾向与主题意蕴等内容方面,还是从叙事情景、叙事结构和叙事时间等形式方面,都与传统短篇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体现出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转型期短篇小说的诸多新质。吴趼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带起了清末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小小热潮,为长期停滞的中国短篇小说创作打开了一条生路。  相似文献   
10.
从问世时的好评如潮到20世纪中叶的全盘否定,再到新时期以来的重新肯定,近百年的《恨海》接受史足证其为一部意蕴繁复的“写情小说”。借儿女之事言家国之情、弘扬传统道德、暴露旧礼教之罪恶是其蕴含的三重主题意蕴。然而它们均非现代意义上的情爱主题。这就是以《恨海》为代表的晚清社会言情小说的历史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