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除了能装90架舰载机的核动力航母和印刷成本只有5—20美分/张的绿色钞票,美国控制全球的方式还有一种:粮食。上溯到"二战"刚结束,粮食短缺是全球普遍现象。当时法国每人每天只能领取两块面包,英国直到1949年还在实行面包、马铃薯和糖果的配给,而整个欧洲更是有数百万人饱受饥饿折磨。此时,附带政治条件的粮食援助,便成为美国的重要地缘政治手段。  相似文献   
2.
江门日报社在不增加发行成本支出的前提下,依靠自身的努力,在报纸定价逆势上调的同时,成功取得了全面实施自办发行的成功,突破了报界报纸定价上调与自办发行不可同时进行的传统“禁忌”。[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新闻评论是目前党报中的一个弱项的话,那么“社论”在地市报中就是“弱项”的弱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操作上有偏颇,社论的主导地位没有体现出来;二是地方特色不浓,社论未跳出“大报缩写式”的窠臼。一、目前地市报评论的基本格局最近,本社资料员对1990年近300家地市报的报纸作过一次采样率为5‰的抽样调查。以各种言论在报纸上出现的频率来说,资料显示:作为评论品种中最重要、最权威的社论,在地市报中出现的频率最低,仅为3.54%,平均每100期才有1—2  相似文献   
4.
胡振 《新闻实践》2008,(11):3-6
直到今天,“本报讯”的内容生产,究竟靠哪一层次的人才支撑?“扫街新闻”为主的版面,究竟需要注入多少文化底蕴?采编流水线的传统作业,人才集聚是否导致“才能”过剩……这些争议,或多或少地左右着媒体人才培养的投入与回报。  相似文献   
5.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教育。"叶圣陶先生这句话充分肯定了良好的习惯对学生的发展所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为此,我校的德育工作,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托,以文明班级评比为载体,构建了一套"三重三建三评"的德育工作模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强化了学生的品德教育,着力推进了校风校纪建设,营造了一个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6.
201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铁路春运大幕拉开,当颇具中国特色的春运潮滚滚涌来之时,铁路部门再次为解决春运难题付出辛劳,为的是让亿万旅客回家过年的路更为便捷。  相似文献   
7.
在解决与运动有关的力学问题时,参考系的选取是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和解题技能的一种具体体现,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就能避开难点,突出重点,由繁到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提高捐资办学基建效益的意义。广东是我国的主要侨乡。祖籍广东的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约2000万人,占全国华侨、华人的70%以上。其中祖籍潮汕的华侨、华人近1000万人,占广东的华侨,华人的50%左右。也就是说,潮汕是广东的主要侨乡。港澳同胞500多万人,大多数祖籍也是广东。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向来具有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特别是捐资办学造福桑梓  相似文献   
9.
7月4日中国新闻网有一条新闻吸人眼球:"兰州物价部门近日在'掂量'了'牛大碗'的轻重厚实后首次限定:凡兰州市普通级牛肉面馆,大碗牛肉面售价不得超过二点五元,小碗与大碗差价为零点二元,违规者将严厉查处."……  相似文献   
10.
纸蝶情缘     
那个中秋节的晚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正在叹息“无人会,登临意”,手忽然碰到一卷买来应不时之需的线,灵机一动……我拿出一张彩色信纸,信手撕成一只纸蝶,在上面赋词一首: 水调歌头·中秋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