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文化理论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胡献平 《初中生》2018,(14):10-13
只要稍微留心每年的高考,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理科考生,城乡差别不是特别明显,文科考生,农村学生高分少、录取率底,与城镇学生的差别日益加大.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局面?是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开展课外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在某些学校几乎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2.
百年诚信     
马克斯·韦伯在1915年发表的《儒教与道教》一书 中,对中国人的性格做过一番扫描: “坚韧性,中国人的忍耐是无限的,‘克己复礼’,固着于传统和习惯; 勤勉性,无休止的工作精神与能力; 迟钝性,对于单调无聊的生活绝对麻木不仁,对不习惯的刺激反应迟钝;  相似文献   
3.
诚信之境     
有学者认为,从诚的真实、诚信之义进到诚的境界,是心灵的超越。在中国最早将诚信纳入哲学范畴上升到境界的是孟子,孟子在《离娄上》中是这样表述的:“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相似文献   
4.
“课改”既为我们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为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冲击与挑战.怎样充分利用这生机与活力,怎样迎接这冲击与挑战?这已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面对这个无法避开的问题,在课改的路上,不少老师在观望,不少老师在模仿,也有不少的老师在摸索.  相似文献   
5.
诚信与德     
以德治国,德者,道德也。道德者,品德、公德、美德也。 过去人们把道德理解为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道”原指人行的道路,借用为事物运动变化所必需遵循的普遍规律或万物的本体。“德”和“得”意义相近,用作具体事物从“道”所得的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对于“道”的认识修养有得于已,亦称为“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