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部是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诗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的创作的源泉,就必须教给他观察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给教师的建议》下册第65页)这就启示我们:儿童有诗人的天性,当然具备形象思维的优势,正如别林斯基的名言,“诗歌是寓于形象的思维”。但这种优势可能并不外露,而写作观察才是打开创作——形象思维源泉的途径。那么,我们的儿童在写作中是否具有形象思维的优势?结合近两年的初一写作教学,我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课本剧是一种形式新颖的教学辅助形式,是与我国戏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传承戏剧文化、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形成良好品质、提高教师素质等多种功能。如今,语文课本剧教学越来越被重视,但部分教师还不明确如何规范地操作课本剧教学。提出了"选、备、编、演、评、导(贯穿始终)"六步操作模式,希望对一线语文教师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面对"减负",除了社会、学校、家长以外,教师和学生应该明确:减负不是减去应有的、合理的课业负担,也不是降低教学质量,而是减去"不合理的、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留下更多了解社会、思考问题和动手的时间,让他们去学习、探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让他们从自身心态、素质、教学与学习方法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学违法的原因进行心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减负不是减去应有的、合理的课业负担,也不是降低教学质量,而是减去"不合理的、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留下更多了解社会、思考问题和动手的时间,去学习探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想要为减负献出一份力量,就应该理解"课业负担"的真正内涵,并且深入思考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等应该为减负做些什么。尤其是教师,因为教师是减负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