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等学校场域中的贫困生的生存状况,是反映教育公平情况的重点领域。贫困大学生是需要更多关怀的弱势群体,但是资本的缺乏使他们徘徊在场域的边缘,隐私的过度曝光使他们即使退缩,仍然无处藏身,场域中的惯习决定了学校和其中的所有人扮演的社会角色,而这些造成了贫困生的艰难生存。  相似文献   
2.
胡纵宇  杨博惠 《科教文汇》2014,(33):191-193
在国际流行回归大工程观的理念下,根据时代要求,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研究分析,掌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发展的内涵、培养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是高校党建发展的要求,高校应从人才选拔、制度建设和环境保障各方面加强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的效能,党务工作干部也应主动创造追求卓越的群体文化。  相似文献   
4.
认为在教育博士的培养中应注重专业性向度与实践性向度。在落实教育博士培养指向时遇到了与教育学博士培养模式趋同的现实困境,教育博士合法性也受到质疑。指出只有通过改进制度设计,实行双导师制和集体导师制,促进教育博士的培养回归田野,才能最终实现教育博士的发展价值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就是使健康人格因素在大学生人格结构中积淀的过程 ,这个过程既是美的创造过程 ,又是我们审美的对象。把美育引入塑造健康人格的过程 ,有利于把艰深晦涩的说教转变成春风拂面的审美感受 ,激发人们的自觉意识和自我行动。一、准确的辨别力和较强的艺术鉴赏力学习美学知识 ,使学生在提高美学修养的同时 ,进一步分辨真善美和假丑恶。大力加强艺术鉴赏的力度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步骤中强化艺术审美的作用 ,提高学生鉴别美的能力 ,推动人格境界的升华。因为艺术美更为典型、更为充分的审美特征既使人得…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提出了高等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接着探讨了怎样培养具备思考力的人,最后文章对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命题。高校应抓牢学科建设这个交叉汇聚点,深刻把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着力方向,加快数字转型赋能,善用一体化推进的数字力量,打造融合联动格局,构建学科建设生态体系,筑牢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学科基础,聚焦关键领域厚植数字沃土,立足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主攻方向的有组织科研、提升融合联动发展治理效能,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对学困生的帮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改善高校学困生的同伴关系,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业水平。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群体关系视角,分析大学生同伴关系的特征,探寻适合学困生学业发展的人际环境。结论如下:(1)就班级整体网络而言,大学生同伴关系网络呈现以宿舍为单位的子群体集合,宿舍同伴关系为大学生主要同伴关系。(2)就宿舍子群组而言,根据宿舍内部和外部连接的紧密程度,分为外紧内紧型宿舍、外松内紧型宿舍、外紧内松型宿舍、外松内松型宿舍4种类型。(3)就学生个体而言,学困生学业成绩提升的环境适宜性由优到差依次为外紧内紧型宿舍、外松内紧型宿舍、外紧内松型宿舍、外松内松型宿舍。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影响在持续深化,高等教育发展既迎来了创新机遇期,也进入了改革深水区。综述国内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高等教育进行的变革,分析变革产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启示,从政策引领、顶层设计、高校转型、师生转变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应对未来高等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时代为高校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能力与效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该研究结合“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数字化变革在高校治理中的应然作为,分析了高校治理中数字化改革的现实困境,然后从顶层设计、智慧校园、管理服务、科学决策、数权监管等多个层面分别给出数字化提升高校治理效能的可行路径,旨在为高校数字化提升治理效能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