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琵琶"、"枇杷"、"批把"、"鼙婆"等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汇在文献典籍中经常产生混用现象,被当作"错别字"处理,但溯源寻踪,从文字、音韵等角度探求古音、古韵,却不难发现它们并非偶然混用或误用,其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的历史角度,结合古代乐器发展史和古代农业发展历程,深入分析"琵琶"、"枇杷"、"批把"、"鼙婆"语汇之间字形、语音、语义关系,从而考究这几个语词产生混用现象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2.
一代儒师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语言学家。关于顾炎武及其论著的研究层出不穷,尤其是宏富精深的学术札记《日知录》,历来都是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将深入分析近年来关于顾炎武《日知录》研究的整体状貌,探讨浩繁的研究成果所呈现的多元化、多维度、多层次"无一处不见其价值"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浅析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推进此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唐朝社会,人才济济,就是在此背景下,鱼玄机和李冶却以其诗名傲然于唐代诗坛,她们诗作的价值绝不亚于男子。作为唐朝颇富声名的女诗人,她们的爱情生活却十分不幸,屡次遭弃,被弃之后生活难以为继,被迫选择入冠,因而她们的诗篇中渗透着浓浓的闺怨情结。但是二人的闺怨情结又有所区别,对比之下发现,鱼玄机诗作中的闺怨情结比之李冶更为丰富,表达方式也更为多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