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 《雷雨》第二幕,最近被选入高中语文课本作教材,现按教学要求,作如下分析。 作者曹禺,为我国现代杰出的剧作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县,一九一○年出生于天津一个逐渐败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其父曾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曹禺自幼爱好戏剧、文学。他在私塾读书时,读过四书、五经之类的典籍,但更多的是偷空阅读《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古典小说。他经常跟随母亲去看京剧、地方戏和文明戏,逐步培养了对戏剧的兴趣。一九二六年,他进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南开中学是一所具有以戏剧进行宣传的优良传统的学校。“五四”以前,周恩来同志曾在这里参与组织了南开学校新剧团,以进步的戏剧活动揭露和抨击封建伦理道德,宣传革命真理。在这一优良传  相似文献   
2.
《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是鲁迅的一篇著名杂文。它发表五十多年来一直在革命人民中间广为传颂,多年来也一直作为大、中学校的传统教材。鲁迅在文中总结的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和关于痛“打落水狗”的光辉思想,过去曾经是、今后仍将继续是革命者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但是,由于文章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加之鲁迅写作时采用的特有手法,造成我们今天理解上的困难。文中的一些问题,历来解析者意见纷纭,若干问题较为难解,又为解析者所回避,致使读者对文章不能很好理解。本文仅试图就某些难点作如下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欧阳予倩,著名艺术家、戏剧教育家,我国话剧的开拓者和戏剧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自1907年日本留学时参加“春柳社”起,一直到1962年在京逝世,他不间断地在戏剧岗位上战斗了半个多世纪!对于这样一位为戏剧事业奋斗了一生的杰出戏剧家,党和人民给予他崇高的评价。长期以来,不少欧阳予倩的亲朋好友和研究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写下了大量的回忆和研究文章,使我们加深了对这位戏剧家光辉一生的了解。但毋庸讳言,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佚,对欧阳予倩的研究远不能说是深入的,且在史料上,尚有不少失实之处。仅以他的剧作而论,欧阳予倩自己说:“剧本胡乱写过一些:现在记得出名字的有戏曲剧本27个;话剧剧本21个——独幕剧17个,多幕剧4个;此外还有  相似文献   
4.
1945年 57岁 1月1日,《第8个年头》发表于元旦增刊。 1月21日,《治标与治本》发表,题头为“星期论文”。 3月5日,日寇进逼昭平,报社迁至昭平以东百里之外的黄姚,1月26日起无报,至3月1日才有新闻摘录出版。本日起恢复副刊。《艺术与民众》和《罗斯福是共和党的领袖?》两文发表。  相似文献   
5.
“全哥”,是玉民山苗族贫下中农对优秀教师张福全同志的亲昵称呼。 一年前,在《广西日报》看到张福全同志的先进事迹时,曾深深被他为苗族人民办学的精神所感动,心中早就激起了登上玉民山、访问张福全同志的愿望。此次受院、系领导的派遣,封三江县进行巡回辅导,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向他学习的极好机会。虽然辅导的日程安排得很紧,但我们还是利用两点交叉互换的间隙,抽空前往访问。此时此刻,我们内心的兴奋激动,别提有多大了!  相似文献   
6.
一、写作背景及文章的针对性 本文写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发表在一九三○年一月《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一期“社会杂观”栏,后收入《三闲集》中。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把中国推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蒋介石的反革命阴谋之所以能得逞,就我们党内来说,是由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  相似文献   
7.
欧阳予倩,原名立袁,号南杰,艺名莲笙、兰客,别署桃花不疑庵主,我国著名艺术家、戏剧教育家,一生在话剧、京剧表演、剧本创作、电影编导、戏剧理论研究、旧剧改革、戏剧教育诸方面沤心沥血、辛勤劳作,留下大量的业迹,作出了巨大贡献。 1889年 1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