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优秀书法作品的诞生,需要艺术家获取强烈的审美体验。审美经验是审美体验的基础,因而书法家丰厚的审美经验是创作的重要因素,应当多从各种途径涉取丰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普遍遭遇尴尬,主要体现在:课程边缘化、教学随意化、校园人文文化缺乏.现阶段高职高专强调内涵建设,需要深化人文素质教育改革,凸显人文价值,提升文化品格,培养人文精神,全面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汉代书法尚“势”审美理念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社会背景,它与汉代人与自然的亲和、人与人关系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改良,以及南北文化的大融合之后,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巨大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中华民族艺术之瑰宝,它蕴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因而书法教学不应只是单纯的"技法"传授,教育工作者应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协作、行为责任、人际交往、审美品格等教育,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玄学对晋代书家人生观、书法本体观、审美情趣的影响,阐明玄学思想是晋追悼 观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蔡邕书论从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出发,开创性地指出了书法的艺术本质,并进一步提出创作主体回归本源,以自然之心写自然之道,物我合一是书法佳作生成的前提条件与必然归宿.这种书法的自然本体论以丰富的生态价值观奠定了中国书法的美学基础,也以朴素的系统生态美学观--道论,使人在艺术美的熏陶与认同中,共同建构美妙和谐的诗性世界.  相似文献   
7.
书法作为一种表现主体内在情性的线文符号艺术形式 ,其结构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后者决定前者 ,前者呈现后者。深层结构的差异 ,促使表层结构的不同 ,也造就了书家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