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传统的日记教学,是学生写,教师评改或不评不改,这是一种封闭式教学,很难提高学生的日记水平。要想提高日记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遵循《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基本理念,有效实施开放式日记教学,即做到"一放、二读、三评、四编、五展、六奖"。  相似文献   
2.
范小莲 《黑河教育》2013,(12):31-3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应该呈现怎样的状态呢?近年来,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阅读教学中一些主要教学环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是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打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具有极强可实施性的方案,本文就此方案进行分析,以期能够为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呢?我们应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授其学习方法,开拓其学习语文的渠道,从而让其能自主探究,积极思考。1.引导课前探究,激发自读潜能学生课前的探究在这里主要指预习。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自觉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是改革课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让写作情节细腻感人;善于扩写,让内容丰富多彩;具化词句,让场面具体形象,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作文细节描写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