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电视法制节目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媒体的一种历史创举,在历经20年的发展期,到达了其鼎盛时期之后.她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无论从功能定位、内容,还是形式与形态.都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那么,电视法制节目何去何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其发展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2.
范愉 《现代传播》2004,(6):82-84
本期个案研究继续关注省级卫视的定位与战略问题 ,因为省级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某种意义上彰示着中国电视改革、发展与前行的方向。江苏卫视 2 0 0 4年初打出“中国情感特色频道”的旗帜 ,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本刊为此特约请江苏卫视频道策划人、管理者和有关专家撰文 ,对其“情感特色”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瞎子阿炳》问世后,引起全国诸多人士的关注。《二泉映月》是瞎子阿炳的一首传世之作,一首凄厉欲绝的绝唱。当年的一名晚报记者是这样描绘他的见闻的。“……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我披衣而起,走出门首。只见一个莲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在公园路上从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在窸窸窣窣的飞雪声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  相似文献   
4.
女性与司法     
从比较法的角度回顾女性与司法的关系,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尽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初期,女性的创造力和判断力并没有刻意地被否定,在古老的传说和神话中,女性形象也曾经作为智慧和正义的象征,并凝固在许多司法殿堂的艺术符号中.但是,在漫长的古代社会,无论是作为行使国家司法权的司法官,还是作为为当事人服务的律师,无论是作为立法者、法学理论的研究者,还是作为法律实践的参与者,女性的名字和身影几乎都与法律无关.在中国古代,甚至曾出过女皇帝,但是却从来没有见过女法官名垂青史.在西方中世纪,人们在文献中同样很难找到女性参与法律活动的踪迹.在那个时代,女性参与司法一方面受到制度本身的限制或禁止,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也是由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会分工和女性受教育的程度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产生、发展与兴盛与中国法制建设息息相关,它走过的每一步都记录着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实现电视法制节目与法制建设的互动发展,必须实现电视法制节目的规范与法制化,建立健全的新闻管理体制和自律机制,同时还要加深对法的理解和对法治精神的把握,提高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6.
女性与司法     
从比较法的角度回顾女性与司法的关系.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