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程中原先生,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30多年,洞关悉节,综核贯通,成就卓然,是当代中国史研究的著名专家。他不仅主编了迄今最具权威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还著有《张闻天传》《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一九七五》《转折年代:1976-1981年的中国》《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中国的成功之路》《国史研究论》《中国道路的奠基和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等。每一书出,研读者争阅,或生岱顶俯瞰之畅,或有拨云破雾之功,或具振聋发聩之效,或呈顽石点头之妙。  相似文献   
2.
淮安是淮河、运河交汇枢纽,明清时期的"运河之都".淮安"诗城"有2000多年韵文历史,作家数量多、层次高、雅集风气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作家群具有执着的传承与创新情结.  相似文献   
3.
试论淮阴乡土文化对周恩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淮阴的封建“士”文化,是对周恩来产生影响的主体文化层面。淮阴地域性文化“流变”和“积淀”对周恩来产生了主要影响。属“流变”方面的:母亲丧葬的浮费,使童年周恩来经常借贷和出入当铺,周恩来一生俭朴,反对浮费奢华,与他从小身受其害关系至深;淮阴士子倾向和投身革命的大趋势,则对少年周恩来投身革命起到政治上的启蒙作用。属“积淀”方面的:淮阴士子对客籍人士兼容并包、平等相待,充满儒侠精神;淮阴居南北之冲,士子多有文采而不浮,有气节而不野;淮安有“诗城”之誉,诗人们多尊奉儒家诗教,这些都给周恩来以很深的影响。关于地方历史名人对周恩来的影响,除韩信外,清道光年间的大学士、淮安人汪廷珍和周恩来外祖、地方名宦万青选二人,对周恩来也有着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政治生涯一直是坎坷不平的。苏轼一生的政治活动主要是在神宗和哲宗两朝。作为神宗时期的持不同政见者,他对王安石变法采取独特的批判态度;加之他直言敢谏,得罪了不少权贵,而他洋洋横溢的才华,也每每遭到一些只会靠玩弄权术取媚君王的小人的嫉妒;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他对司马光等全面废除新法又不同意;尔后又成为帝党与后党之争的牺牲。所有这些,使得他一生颠沛于仕途。在“身行万里半天下”的宦海浮沉中,苏轼与淮阴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早期的用世思想包括:以天下为已任的志士仁人思想,做造时势英雄的思想,以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民众的公仆思想。其中,公仆思想是其早期用世思想的基本内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