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就晚清武侠公案小说与农耕文化的密切关系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首先武侠小说揭示了农耕文化的封闭陋塞,安土重迁。群体意识造就了仰仗超人,除暴安良膜拜英雄的义侠心态;而农耕社会的生民孱弱,以官为本,使民萌生企盼清官拯救以弥补义侠局限的清官心态。其次,武侠小说还反映出农耕社会特有的组织结构是义侠生存发展的沃壤。宏观社会结构的疏散且常失控为先秦模式义侠提供了契机;而微观村落社区的分散隔绝,则构成了两汉模式义侠聚啸的广阔的绿林文化带;晚清农耕社会结构的目趋解体,使侠士与土匪、帮会、保镖混杂莫辨,形成了晚清社会特有的似侠非侠的变异模式。  相似文献   
2.
金庸武侠小说的广泛传播是当代中国文坛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而这种景观的出现与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密切相关:首先是中国数千年以来就绵延着浓郁的任侠尚武的文化传统;其次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而义侠的价值取向以及所追求的伟岸人格的理想与儒家文化有着渊源关系;复次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是现代华人的心理需求,即渴求英雄的心理和故事型审美心理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晚清青楼小说的传播与南方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后期以大上海为轴心,江、浙繁华商埠为辐射带,形成了极具江南文化意味的以《海上花列传》为代表的青楼小说系列。清代后期小说的这种地域文化特征在中国古典小说的演进历程中是独特的,从清代后期青楼小说叙事风格的地域化与传播走向、接受群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地域化;小说叙事主体的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濡染;小说的文化渊源与南方文化生态及相关的人文背景等层面来阐释清代后期文坛这一奇特的文学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金庸武侠小说传播与接受的文化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庸武侠小说的广泛传播是当代中国文坛引人注目的文化景观。而这种景观的出现与中国特定的文化语境密切相关:首先是中国数千年以来就绵延着浓郁的任侠尚武的文化传统;其次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有主导地位,而义侠的价值取向以及所追求的伟岸人格的理想与儒家文化有着渊源关系;复次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是现代华人的心理需求,即渴求英雄的心理和故事型审美心理的表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