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九义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笔者设计了“撕”这一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探索出知识的奥秘。这一方法比由教师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求和,更直接、更易于发现知识点。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先请同学们运用直尺、三角板、小剪刀等工具,动手画一个三角形并剪下来,标出三个角,再动手撕下它的三个角,变成三块,然后以一点为顶点拼在一起,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教师在同学们撕、拼的时候巡视,指导困难学生,帮助技能不熟练的学生,并找出几种不…  相似文献   
2.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 ,封闭题条件完备 ,结论确定 ;而开放题的条件不完备或解决问题的思路灵活多样 ,或结论不确定。巧设开放题 ,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等。1 条件开放题①条件多余型。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过剩 ,将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杂在一起出现 ,形成干扰因素 ,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选择使用。如“兴华文具厂有 2 70 0只乒乓球 ,每 30只装一盒 ,每 5 0 0只装一箱 ,可装几箱 ?还剩多少只 ?”此题让学生从问题入手 ,寻找解决“可装多少箱 ?还剩多少只 ?”所需要的合适条件是“2 70 0只…  相似文献   
3.
一、合作学习的研究概述1.合作学习的实质小组合作学习是让学生在异质学习小组中达到各种学习目标而进行合作、互助、促进的学习活动,并依据小组总体成绩获取奖励的一种教学策略。2.合作学习的研究概况合作教育学没有国界,它产生于倡导世界合作的年代,它也属于新世纪的中国教育,我国曾掀起过一股合作学习的热潮,一些地区进行了探讨与实验,改革课堂教学。从文献综述中及调查研究中发现广西的合作学习水平不够高,学习低效等现象。3.合作学习的理论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主要理论支撑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认知论。多伊奇(M·Detsch,…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最近一次新课程改革调研活动中,看到这样的一个课例: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第一册《0的认识以及0的有关的加减法》,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了0的写法以及“3-3=0”以后,课本第29页下面那幅青蛙图引起了小朋友们的争议。在师生谈话活动进行时,有一个小朋友举手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这里应该是4-4=0。”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是为什么?教师想了一想,明智地停下原定的教学进程,先解决这个意外出现的问题。“是4+0=4,左边是4只小青蛙,右边一只也没有,所以左右合起来就是4+0=4。”“不对,是4-0=4,左边是4只小青蛙,右边一只也没有,…  相似文献   
5.
“哇!老师写的诗。”“真幽默!”我们班同学这样说我的评语。 在教育改革迅速发展的今天,怎样使用作业批语,来达到传授知识,解疑去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学生的学习技能,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呢?  相似文献   
6.
C.F.高斯认为:数论是最古老的也是最深奥的数的科学,是数学的“女皇”。从中国古算的鸡兔同笼问题到当代著名的歌德巴赫猜想,都是关于数的学问。关于数的思维方式是数学中最原始、最重要、最根本的,然而数往往又是枯燥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枯燥的数变成“美味”呢?游戏!对,就是它,游戏。卡罗琳·胡珀说过:“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册第三单元《约数和倍数》的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在课堂上做练习,把抽象的知识学习设计成数学游戏“发现与众不同的数”:你能发现下面哪些…  相似文献   
7.
莫远婷 《广西教育》2007,(6A):14-14
笔者有幸参加了一次自治区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培训者基地研修班,并聆听了几节精彩的数学课。其中记忆犹新的是一位特级老师上的一节《轴对称图形》,特别不能够忘怀的是他的开课犹如一杯醇香的茶,细品,慢品,余香袅袅。  相似文献   
8.
数学开放题是相对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封闭题条件完备,结论确定。而开放题的条件不完备或解决问题的思路灵活多样,或结论不确定。巧设开放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1.条件开放①条件多余型。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过剩,将有用条件和无用条件混杂在一起出现,形成干扰因素,让学生有的放矢地选择使用。例如:“兴华文具厂有2700只乒乓球,每30只装一盒,每500只装一箱,可装几箱?还剩多少只?”此题让学生从问题入手,寻找解决“可装多少箱?还剩多少只”所需要的合适条件是“2700只与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