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昌宁的历史沿革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关昌宁县的历史,史料不多,有载的也仅止于附带性的提及而已。专门的、详细的记载更是没有。本文据有关资料,加之解放后的考古发现,对昌宁县的史前发展、历史沿革、设治后的行政区划、辖境的增减等方面作了一个系统的阐述,或能对昌宁县的文史资料建设有所补充。  相似文献   
2.
对《哀牢文化论》中关于哀牢附汉过程的相关观点提出置疑。认为扈栗是哀牢国的最高统治者,并非仅为哀牢王之下的一个部落首领;扈栗辖境为哀牢国全境,绝非仅“沦怒两江间”之地;汉王朝并未以扈栗之地与益州西部6县置为“益州西部属国”,益州西部都尉之地也并未包括扈栗之地。并对哀牢国两次求内属之时的人口数量存在巨大差距的原因提出了较为中肯的解释和假设。  相似文献   
3.
根据营盘山遗址的考古勘查试掘出露情况,结合附近区域零星出土的遗存,对古营盘山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这一时期的营盘山人过着村落聚居的定居生活,他们的生产生活器具群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原始审美观和原始艺术有了发展,生活质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准,私有制可能已经萌生。其所处的时代,约属父系氏族公社晚期,甚或已跨入奴隶制社会的大门,是哀牢国形成期较为进步的区域之一。他们族属百越族系,是今汉藏语系侗傣语族的先民中的一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