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董攀 《文教资料》2007,(9):66-68
本文旨在分析T.S.艾略特诗歌《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普鲁弗洛克之“死”的心理及社会含义。经过对原诗从语言内容、用典及语法等语言形式角度的分析可以看出,普鲁弗洛克的死是一种精神上的死亡,是意志和爱的能力的丧失。这种死亡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精神的瘫痪症,主要表现为行为上的犹豫、焦虑和缺乏决断力;精神上则是充满了幻象,逃避现实,即深刻的社会孤独感。此后,在运用弗洛伊德的有关人格的理论对普鲁弗洛克的精神世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后发现,造成普鲁弗洛克的这种瘫痪人格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内心强烈的本能性欲望和具有严苛的禁欲传统及道德标准的维多利亚社会之间的无法调和的矛盾。也就是说,在普鲁弗洛克的人格中,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剧烈冲突是他精神死亡的主要的心里原因。同时弗洛伊德的理论和艾略特的诗是同一个时代(维多利亚)的产物。不同的是弗洛伊德是从精神分析这个心理学角度成功地揭示了这一时代男性的人格特点;而艾略特则是用他简洁、生动的诗歌语言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内心充满了矛盾,焦虑和孤独的维多利亚社会的男性,因而具有广泛的社会代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