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写作上存在不少问题:写抒情类文章时,有的学生无情可抒,苍白单薄,只追求语句华丽,情感失真;有的机械模仿端着架子好像很有气势,言之无物,使情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写记事类的文章时,主要是转述别人的故事,只有结尾几句是写自己的东西,机械呆板.那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师如何科学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下面就是我在这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宋代朱熹曾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一语道破了读书的奥妙。读书旨在赏析,这是阅读的最高体现。本文从修辞、词汇、句式、感情色彩等方面来谈谈阅读中的语文赏析。  相似文献   
3.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进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运用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语文教学,可以调节课堂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的认识活动由感性向理性飞跃。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手段通过视听结合,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增加学生的活动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从而形成一种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改革给广大语文教师以极大的发展空间。可贵的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语文教师由起初盲目的实验、摸索,转向研究型与反思型发展,人人参与,共同研究,协调发展已成为语文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型与反思型教师越来越多,他们自觉融人课改大环境之中,将课程改革的实验与探索作为一种工作与生活的方式,积极投身于其中,并不断在实验中反思与验证,从中求得改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当前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对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别林斯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最好的课堂其实是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妙语连珠,趣味横生。最好的老师其实是创设良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