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开门见山,直接导人顾名思义.仟l”1见山就是教师一上课就单刀直入地板书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些能揭示教学目的,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引燃思考的火花。现行语文教材字字珠现,篇篇佳妙,文质兼美。题目是文章的旗帜和眼睛,一个好的文题对昨品有着统帅灵魂之功,有着画龙点睛之妙。我们透过一些文章的题目·可以窥见全文的奥秘所在,领悟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精巧的构思意图。如在教学杜鹏程的小说《夜走灵宫峡》时揭示文题后说:“这五个字的标题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地点、暗示线索)“是谁走,从哪…  相似文献   
2.
“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学校要平等地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拉曼卡召开的“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将这一教育理念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上,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人人都有参与的权利,人人都有权利参与,让课堂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堂。目前,我国的绝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着班额偏大、教材内容单一、学生程度差参不齐、智力状况也有很大差别的状况。针对这一实际,如何运用“全纳教育”理念进行施教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一、创设氛围,师生积极互动学校要平等地促进…  相似文献   
3.
4.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师生之间在心理上有着巨大差别: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师是教育者,他们生活经历不同,成熟程度不同,认识水平不同,品德修养不同。因此,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学生间的种种差别,具备心理位置互换的素养,学会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位置,用与...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