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第二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吸引人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们以平等的地位对付外国社会,从而有效地抵抗外国社会所必需的。”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第二种反应”的是  相似文献   
2.
巴甫洛夫认为:联想是由两个或几个刺激物同时地或连续地发生作用而产生的暂时神经联系。历史复习本身就是在学生脑海里已经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历史知识(即刺激物)的情况下进行的,而如今的高考是对历史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考查。所以,通过联想复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大纲指出:“在教学中,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和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做以下六个方面的联想。 1.同类知识的联想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与理解,将其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凸显于教学过程中的探索也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中试图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参与的局面,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说,做好学生课堂参与度的研究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课例,对学生课堂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5.
2010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全国I卷文综选择题第23题考了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属课本的主干知识。体现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该题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的描述作为切入点提出设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