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流传后世,于是,对于原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中的"陋室"一词的释义,众说纷纭,聚讼不已。无论是从语源学的角度,还是文字学的范畴,或者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这一词语,都应当有严格的,符合原文的意思的解释。笔者从语源学、文字学和文本的角度加以分析研究,得出"陋"在《陋室铭》中的真实含义是:隐僻、边远。  相似文献   
2.
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谈到"21世纪的学校是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把目光聚焦到课堂上,师生学习共同体,指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团体,成员间彼此沟通、分享智慧、交流情感、体验感悟,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要架构这样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应当注重构筑"绿色对话平台",妙用课堂生成资源,有序指导学习方法,以有效策略引领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仍存在以部分教师以"教"为中心的现象,与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学"为中心的理念背道而驰.作为一线教师,要牢固掌握新课标的要求,吃透教育思想的精髓,树立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标尺,进一步推进变革课堂教学,将"讲堂"演绎成为"学堂",铸就师生共同发展的乐园! 一、舞动课堂音符彰显学堂活力 文本、教师、学生是构造课堂的三个要素.要想让课堂成为学堂,前提是要让学生爱语文学科,爱上语文课.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得依据新课标下的教育思想,大胆地去改编教材的文本、改变教师的身份、改换学生的角色,使课堂上的三个音符灵动起来,从而使学堂彰显出应有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认识“墨、染、碎”等5个生字,学写“墨、染”等11个生字。2.运用“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儿童生活的快乐,试着写写描绘童年生活的诗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了解“水墨画”1.回顾,走进童年生活。(师畅谈自己儿子的童年趣事,学生交流自己的童年快乐。)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干些什么呀?  相似文献   
5.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现在已十几个年头,教师们努力追求和探索理想的课堂,享受到了学生生命成长的喜悦。然而,还有部分教师无视学生的存在,无视学生的需要,"瞎折腾",让学生干渴的生命急待甘泉的滋润。那么,课堂上学生真正需要的什么?一是渴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