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约翰·勒卡雷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才崭露头角的间谍小说家。迄今他已出版了十一部作品,大多都是间谍小说,它们是《打给死者的电话》、《饱经风霜归来的间谍》、《镜子战》、《德国一小城》、《锅匠、裁缝、军人、间谍》等。勒卡雷声誉鹊起,被誉为“他的时代、也许是一切时代的首屈一指的间谍小说家”。他的小说很明显地师承康拉德和格林。可是,他对他们并非亦步亦趋,一味模仿。他在吸收他俩的革新精神的同时,也接受了某些传统间谍小说的  相似文献   
2.
倘若我们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局限于认知领域。我们必然会误入歧途。因为我们这么做无疑是忽视了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情感因素,而学习动力即是其中之一。一般认为,动力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即结合性动力(integrative motivation)和工具性动力(instrumental motivation)。近来对于动力还有一种分类法,这就是把它分为内在动力(intrinsic motivation)和外在动力(extrinsic motivation)。在我们看来,恰恰是后一区分对于外语教学有着更大的指导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两种动力分类法的关系及优劣,以及动力问题对于外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说在20世纪中叶兴盛一时,其鼓吹者宣称它能通过比较学生的母语与第二语言,弄清学生的症结所在,并提出最佳解决办法。但是,由于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缺陷随着岁月流逝变得日益明显,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对比分析说的兴衰对我国外语教学应有一定的启示。我们有必要摆脱对比分析说的束缚,从各种新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汲取营养,以创建我国新的外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