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1.
在你心目中,乞丐或许是一个生活上的懦夫,毫无自尊可言。可那天,我却看到了一个有尊严的乞讨者。他躲在一个墙角里,看上去只有十二三岁,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子。从他那破烂不堪的衣着可以想象他曾经历的种种磨难。我没有看到他的右脚,只看到躺在他身旁的拐杖。我想,他大概是不想以残疾为“荣”吧。他蜷成一团,用双手和破烂的衣裳保护着自己的躯体。在八月的秋风中,他被落叶围绕着,仿佛还在微微颤抖。蓬头垢面中,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透露出孤独和无助;灰白的嘴唇微微颤动,仿佛有什么话要说却欲言又止。在他的身旁还站着一只被红锈和灰尘包裹…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建设性新闻在媒体重塑社会信任、搭建民众和政府对话方面表现出较强优势.但在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中,建设性新闻的适用性和本土化问题需要探讨和厘清.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及其学理为话语架构,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报道策略,更好地发掘建设性新闻报道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构建出更具中国特色的建设性新闻范式.  相似文献   
3.
①教师不能仅仅是一个教科书的讲读者,而必须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课程的执行者,而应是课程的实施、策划者,实施者要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多方交流的,发现和发展知识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伙伴,应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 ②教师应接纳学生的错误及失败,告知他们:成功意味着不怕失败,要尽最大的努力,让今天比昨天更好。 ③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与想法,在教学活动中善用各种教学媒体,给予  相似文献   
4.
蔡舒敏 《广东教育》2002,(11):13-13
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劳动不同,不是用工具去影响和改造劳动对象,而是用自己的思想、知识、智能、道德、言行等直接影响学生。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教师的劳动产品也是人,教师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及其所处的特殊地位,使教师的劳动具有突出的示范性特点。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品质、言行习惯等,都是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风貌,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发生影响,并通过学生的认同和模仿,逐步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个性。教师的师德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前途,这就是师德效应。在教育活…  相似文献   
5.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而生态环境议题日渐成为世界大国之间利益博弈与权力争夺的新兴领域,因此探究美国媒体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建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如何被“他者”塑造?呈现何种话语特征与意义?通过将美国著名报刊《纽约时报》评论类型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批判话语分析法,从文本维度、话语实践维度和社会实践维度三个层面对中国生态环境形象进行总结探索后可以发现,“他塑”视角下的中国生态环境形象具有三重面向:负面的生态环境污染形象、积极的生态环境发展形象以及高度政治化的生态环境治理形象。美国主流媒体借助标题分类、互文引用、指称应用等一系列策略手法,制造冲突与对立,以此构建中国生态环境形象“他者化”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