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引言马一浮(1883~1967)是二十世纪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竺可桢(1890~1974)是二十世纪卓越的气象地理学界一代宗师。马一浮长竺可桢七岁,比竺早七年去美国,恰又先竺七年而逝。二人系同乡,都是绍兴上虞人。马一浮于1989年应绍兴县试,名列榜首,当时竺可桢大哥竺可材为同榜第五,唯马首是瞻。马一浮1903年起游学美国、日本,饱览西方文史哲名著并予翻译,带回英、德文原版《资本  相似文献   
2.
元人别集罕见注本,陈增杰先生的《李孝光集校注》开启了良好的先例。全书搜采完备,校勘精当,笺注详赡,评论成一家言。附录研究资料丰富,又有金针度人之功。  相似文献   
3.
《庐山记》作者陈舜俞,字令举,乌程(秀州嘉兴县)人,《宋史》有传.其本传(卷三三一)云:“舜俞字令举,湖州乌程人.博学强记,举进士,又举制科第一.”据宋杨潜《云间志》卷中《进士题名》、《至元嘉禾志》卷十五《宋登科题名》、《光绪嘉兴府志》卷四《选举·宋进士》所载,其于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乙科.嘉祐四年(1059),于明州观察推官任上,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入第四等.累官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①.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盐酒税.熙宁八年(1075)卒.  相似文献   
4.
日本金泽文库旧藏平安中期古写本《文选集注》残卷二十余卷。光绪间,罗振玉影印出版,题为《唐写文选集注残本》。集注之次序依李善、钞、音诀、五家(即五臣注)、陆善经排列,亦时尉编者案语于后。日本选学泰斗斯波六郎于《文选诸本的研究》中云:"此本所引之钞、音诀,虽均不知何人所撰,却堪称惊人之秘籍。  相似文献   
5.
存世朱士端《齐鲁韩三家诗释》抄稿本有三种,湖北省图藏本系手写初稿,上图藏本是手写再易稿,国图藏本则为清稿本,三本递衍之迹明显,然皆非最后定稿本.朱氏为清中期宝应学者,与当时名宿往来交游,师承切磋,对文字、音韵素有专攻.将之运用于《诗释》之中,使其书之研究视角开阔,取得一定成就.《诗释》对两汉经师和著作多有归派,并另撰有九篇专论.将专论与《诗释》比观,并分析《诗释》内容,可全面了解其三家诗学观,也可由此论定该著在清代三家诗学研究史中之地位.  相似文献   
6.
苟子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钱大昕十驾斋之名盖取意于此。《年谱》不载是斋名取自何年,唯于乾隆三十三年下云:“始买城中孩儿桥弄宅,名其堂回潜研,乞新建曹地山先生书扁。”时钱氏四十一岁。自后编著之诗文集、金石文跋尾等均题此名。《清史稿·吴凌云传》谓凌云“尝假馆钱大听屠守斋,尽读所藏书”,又见故宫博物院所藏钱氏关于吴彩写书《切韵》跋记一则,下署“甲寅三月八日竹汀居上书于屠守斋”。此甲寅乃1794年,时钱氏已六十六岁。至晚年所定稿之《养新录》却冠以“十驾斋”之名,自序云:“今年逾七十…  相似文献   
7.
书缘与书启     
七十年代末,就读上图参考室。时沉潜于音韵训诂之学,凡与相涉者,恒索而现之,心识手抄,殆无虚时。尝手录沈兼上《右文说》,因及刘师培《字义起于字音说》、《释蒲卢》、《释(双双出)》等,乃亟索《刘申叔先生遗书》而读。既录其文而阅其传,叹彼英年早逝;复浏览其余篇章,弥惊其读书之多,学问之博,搞藻之美,心窃仪而好之。余素有好书之癖,而是时固无缘能得也。八十年代初,负籍京华,欣逢是书于琉璃厂,索价一百五十元,以囊中羞涩,怏然而回。时隔一纪,因事客京,复睹是书于厂甸高架,虽尘封已久,仍如见故人。及决意购回,方见其标价为二千五百元,踌躇再三,终以价高缘悭离之而去,然心萦梦绕,实未能已已也。旋因公干赴宁,以申叔为仪征人,乃谋之于江苏古籍出版社薛正兴、胡慧斌先生,两先生素以学术、乡贤为重,早以先得我心之同然,遂相与商略底本、版式之宜。事才逾年,精装两巨册之《刘申叔遗书》已置余案头。摩挲其书,初读时惊叹心仪之情历然在目,嗣见于书肆之喜怏踌躇亦的然在心,而屈指回首,已不觉二十年于兹矣。盖书之觏违得失,殆有缘也。因念人之荣瘁寿夭,学术之盛衰久暂,著作之成传存佚,亦无不系之于缘。  相似文献   
8.
当儿子还不懂事,更不知道书之为何物时,一天,不知怎的,他把《中国丛书综录》和《二十五史补编》的封皮给撕了下来。无需掩饰,我爱书,由此错误地闪过一个习俗的念头:现在撕书,将来一定不是读书的料,说不定还会坑我这个“儒”。于是,我重重地打了他一顿。事隔多年,我内心曾多次忏悔,因为打至多使他知道这个“东西”不能撕,与读书实在毫不相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