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是跨世纪的宏伟纲领。实现这一纲领所提出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前者,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一步解决生产关系方面的深层问题;后者,是在社会生产水平已达一定高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生产力的如何发展问题。二者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同时推动这两大转变,则是顺利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本世纪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发展中国家、包括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崛起,它作为新型的国际经济实体,已经和正在焕发着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因此,运用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对它的起源、性质和发展前景,进行考察与探索,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定会有其独特的意义。一、跨国公司的起源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可分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前者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后者是创造价值的条件.现代化的社会再生产,是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劳动过程,其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价值量均比较高.第三产业所提供的服务和服务产品,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