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晓莉 《文教资料》2011,(23):151-152
学生是教师工作的直接对象,学生会影响教师工作时的状态,从而引发甚至加重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本文探讨了学生在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作用,并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预防与降低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小学教科研已进行了20余年,特别是开展新课程改革以来,中小学教科研更是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做一个科研型教师”已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崇高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业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道路上来。”魏书生讲:“一个教师若长期不进行课题研究,久而久之,就可能对教育产生疲惫心理,职业倦怠,教育教学就会进入一团死水的困境。”“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地参与到教科研中”[1],“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改变了他们的行走方式,优化了他们的生命状态,使他们不断走上事业的高峰,真正体验为师从教的尊严感,感受到专业成长的欢乐和幸福”[2]。那如何帮助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研,是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值得关注的问题。鉴于此,笔者通过听、看、访等多种形式对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科研状况展开调研分析。  相似文献   
3.
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也是职称评聘的必备条件。本文从终身教育、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教育参加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并对继续教育基地、学校领导和参与继续教育的教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即时评价存在的问题,如评价语言缺乏引导性,评价语言缺乏实质性,评价方式缺乏多样性等。在此基础上,从教师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即用即时评价"引"领课堂;评价语力求简洁生动、幽默丰富;评价方式力求多样。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以愉悦的、高涨的情绪参与到课堂评价与学习中。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对于教师来说,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目前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的现状作以深入调查与研究并对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应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机构,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精神,突破旧的思想观念,在新时期用创新的理念来进行学生管理.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实施以后,农村学生的择校现象更为严重,这种择校现象已引起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笔者对河南周口农村学生择校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其成因,目的是为了给予农村学生择校事实基础上,提出消除农村学生择校的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共课是中专学校的必修课程,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与学的效果也不理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公共课教与学的效果:(1)明确公共课学习的意义;(2)加强公共课教学的实用性;(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9.
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一般构成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教师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教师终身学习能力发展的内外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教师终身学习能力的一般构成要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1]具有问题意识的人,不仅有活跃的、深刻的个体思维品质,且有发现、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问题发现等行为活动。而当下课堂教学“答问”的种种弊端令人担居。为此,应让“问题意识成为课堂教学之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