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介绍贵港市江南中学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实践。一、优化教育思想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基于这种思考,江南中学注意发挥教育科研先导的作用,发动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探索和研究,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在对教育思想进行反思之后,该校明确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提出教学改革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发展”,强调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树立“两个观念”、整合“三个层次”、立足“三个超越”。“两个…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科学教育?换句话说,科学教育最终给人留下的、可以让人终身受用的是什么?很显然,不是记住的知识,而是学到的方法,是获得的能力,培养成的情感、意识、习惯、态度和价值观等,而这些却又往往被教学和考试所忽略。那么,如何通过考试的导向作用,使科学教育“捡回”这些珍宝,使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得以真正的落实和应有的重视呢?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渗透着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题目,在命制这方面的试题中作了积极的探索,对教学产生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在这类试题的编…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现就怎样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笔者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评标办法自实施以来,在建设工程领域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相对于以前应用较广的综合评估法,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成因和改进方法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过几天就要中考了,班中出现了一些灰色的暗潮:部分学生情绪低落,信心动摇;一些人茶饭不思,心理浮燥;有些人则开始怠慢复习,在星空中寻寻觅觅,寻找自己的“星座”——忙着设计毕业赠言。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对每位学生来说,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提升还是压抑,是创造还是束缚?这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态度和职业素养,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当教师?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我的思考和实践是———必须树立两个观念,整合三个教学层次,立足四个超越。一、两个观念(一)第一个观念:态度决定一切,教育是快乐的米卢没能把中国足球队带进世界杯16强,却给中国足球界带来两个全新的足球理念:态度决定一切和快乐足球。其实教育也是一样:态度决定一切,教育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确定预测价格概率分布的技术--蒙特卡罗技术,业主和专业咨询人员在项目初期可以用它来预测工程项目造价,并由此确定项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中学教学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则重视和研究得还很不够。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下面主要阐述在中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的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中学数学教学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和研究得却很不够,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根据创新教育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下面主要阐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树立“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笛卡尔认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科学家?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他永远存在那种好奇心,那种进取心去探索问题。——韦钰院士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