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散文《怀念肖珊》,最初发表在《大公报》上,后来《作品》转载了,现收入巴金《随想录》第一集。本文透过感人的生活细节,展示一个广阔的社会政治斗争的背景,塑造了一个正直、善良的“普通人”的鲜明形象,表达了作家深沉的哀思和对“四人帮”的血泪的控诉。文章主要写文化大革命中的肖珊。“文革”期间,她作为“黑老 K”(巴金)的“臭婆(?)  相似文献   
2.
儿歌刍议     
儿童一出生,最早接触的文学便是儿歌。没有儿歌的童年几乎是没有的。 但是我国儿歌的发展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根据现有的资料,我国儿歌的搜集,最早见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左传》、《战国策》等古代史书中略有记载。日本的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儿歌是《国语》中的《郑语·周宣王》:“(?)弧箕服,实之周国。”我们一般认为《左传》中的《卜偃引童谣》是目前见到的最早记载的儿歌:“丙之辰,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旗,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龙尾”、“鹑”、“天策”都是星名,在这里都是指的星象,它反映了当时晋候灭虢的情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