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实际的物理现象是复杂的,在研究时常需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化,排除次要因素,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从而建立理想的物理模型,然后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求得正确的解答。在中学物理中,常把物体本身理想化为:质点、点电荷、刚体、单摆、无重力的物体、不计质量的物体(轻质绳、轻质弹簧、轻质滑轮等)、理想气体、薄透镜、电阻为零的导体、理想二极管、理想变压器、理想电压表、理想电流表、理想直流电源等;把物体所处的外部条件理想化为:光滑接触、无空气阻力、阻力恒为某值、绝热、绝缘、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等;物理过程可理想化为:匀速运动、匀加速运动、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等。在解物理习题时,首先要熟知各理想物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实验教材和实验设备等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综合起来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其中每一个要素又都自成系统。这些亚系统的优劣、结构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层次系统的组合功能,决定着实验教学的成败。一、实验教学系统的结构当实验教学各要素的质和量都达到了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实验教学系统的功能好坏就主要取决于它的结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的最优结构起码应满足三条。第一,要体现以学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