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力求达到最优值问题,运用求函数最值的知识,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极为重要.导数概念在成本最小、利润最大、批量费用最低时生产量确定方面的应用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教材中的实验一“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中所采用的酶是市面上出售的淀粉酶,此酶反应的最适宜温度为50~75℃。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把放在沸水中的淀粉酶注人到放在沸水中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保温5 min,滴加碘液,实验现象应该是变蓝。因为100℃时酶失活,不能催化淀粉水解,试管中仍然存在淀粉,所以遇碘变蓝。可笔者发现,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什么原因呢?笔者经过查阅资料和进行实验操作得知:①因为淀粉在加热的情况下滴加碘液后会形成络合物褪去蓝色,当温度降低时,又会恢复蓝色,笔者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必修)中有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实验。这个实验的材料很难准备。在实验前教师要剪好3600个模型(以一个年级10个班,每班30组计算),需耗时200个小时,而且教材中提到的塑料片如果太硬,则不好剪,太软效果又不好,因此,笔者对此制作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