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要求 ,提出要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 ;加强实践教学 ,增强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改革高职高专计算机硬件类课程体系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现阶段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以下简称"非计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困境,结合培养目标,提出了基于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的非计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思路。从结合专业需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建设微课,丰富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模式,提倡混合教学,提高教学实效;构建学习社区;调整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成绩五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师权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教师权威的界定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秩序的维持,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特点等说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需要权威的。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需要权威,即教师与学生(权威者与权威对象)之间有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服从的关系。适度的权威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必要前提,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和服从。美国学者R·克利弗顿和L·罗伯特对教师权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们认为,教师权威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制度性因素和个人因素。制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