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当前民族大融合的建置体系,得益于清朝在边疆地区设置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置,包括蒙古地区的扎萨克制度。清政府通过扎萨克制度将蒙古各部分为内扎萨克蒙古及外扎萨克蒙古等。扎萨克制度的实行,使清政府加强了对蒙古各部的有效统治,迎合了清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蒙古各部成为抵御沙俄入侵的屏障,维护了清朝北方边疆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后,国难日蹙,中国之大,已然容纳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尤其上海、南京、武汉相继沦陷后,全国政界学界弥漫着悲观甚至绝望的情绪。在民族危亡之际,面对国内“一盘散沙毫无团结力”的民族精神“涣散”的局面,民国学者开始反思历史教育。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拓延学科知识,更新教育理念;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挖掘教育潜能;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激活学生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环境道德的内化;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拓宽环境教育的广度。  相似文献   
4.
伪满初期,东北北部地区的农户借贷主要有个人、政府以及商铺三个途径。这些借贷是农户最重要的融资手段之一。借贷来的资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的资金短缺问题,也客观上推动了农户之间的资金流动,自发维系了农村社会的稳定。然而,如同一柄"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也非常明显:建立在缺少政府监管之上的负债关系很容易崩溃,将负债农户推向破产的边缘,进而威胁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