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高平陵事件为分界的正始时期和后正始时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历史阶段。因此,在两种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正始学和后正始学,不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貌,是不能混为一谈的。以何晏为代表的正始学,其成就虽比不上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的建安学,也比不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后正始学,但它在学史上也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并对两晋坛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尽管有些影响可能是负面的。  相似文献   
2.
“有”与“无”是异名同谓,同属形而上的层面,只是认识上的差别,并不存在空间上蕴涵与被蕴涵的关系,也不存在前后相续的时间次序。“正言若反”是老子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其目的是以言去言,最终消解差别,使人领悟不可言说的道。说它显示出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在未弄清作者本意的情况下,人为拔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实录是史学的最高境界,是所有正直的史学家所恪守的准则和追求的目标。直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但却不是唯一的手段。在处于“不可为之时”,又要达到“贤贤贱不肖”的目的,曲笔就成了必要的选择。倘若直书需要的是不畏强权的勇气,而以曲笔实现“不虚美,不隐恶”,就不仅需要勇气,而且还需要智慧。曲笔的使用,亦使得人物形象复杂丰满。直书与曲笔相辅相成,形成《史记》艺术中的一体两翼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4.
“蒹葭情怀”就是“企慕情境”,它超出了原有的表现男女间钦慕之情的层面,而是用来表现人们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是理想的象征。李白的诗准确地描述了他的心路历程,展示出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这种追求不果的复杂心态,正是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象征。人类就是在不断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经受着各种苦难和欢乐,一步步向着理想的彼岸靠拢。这种审美心理所结晶而成的艺术作品和文化心理,具有特殊的魅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