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引言当今社会,进步与浮躁并存,文明与喧嚣共生。缤纷的世界固然精彩,却掩饰不住慌张中透出的无奈。"我"逐渐融合在人群中,人性的光芒日益暗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愈发地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生命是教育的原点,现代  相似文献   
2.
《芣苢》细腻地描绘了劳动者采芣苢的劳动场面与过程,以欢快的劳动场景和劳动者的愉悦之情表现了劳动之美。《插秧歌》对插秧场景的表现,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突出了对动作、形象的刻画和人物对话的展现,注入了戏剧的叙事因素,使插秧场景充满了活跃的气息,展现出劳动的繁忙和艰辛。  相似文献   
3.
亲情如灯     
亲情如灯。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会经历世事的沧桑变幻,经历命运的百转千回,然而至爱亲情却永远藏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下面几篇文章,感动我们的不是华美的辞藻,而是从质朴文字中流溢出来的拳拳深情。无论是如拉家常般的倾诉,还是直抒胸臆的叙写,抑或是深情的回忆,读来都令人为之动容。亲情如灯@赵功海$江苏省南京市第五中学  相似文献   
4.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近二十年的教学,也告诉我:将品味语言进行到底。语言附着着思想,彰显着艺术魅力,承载着可以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的任务。语文课就应该是"语"味十足,"文"意盎然的。一、咬文嚼字,读出意美境美美文需要美读,美读就得咬文嚼字,读出美文的意美境美。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  相似文献   
5.
赵功海 《新疆教育》2012,(5):43-43,33
课堂教学中,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具有启发学生思维和引导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能生动。初中生物教学中,课堂提问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设置的问题要掌握“四性”和“四度”.同时要注重方式运用,以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科学探究,增强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得体,是运用语言的一项重要要求。所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环境,用语恰如其分。文章讲求微观上和宏观上的得体,讲求美质得体等。一、微观得体:从语言本身来看,体现在语音、语义和语句汉语中的语音得体体现在汉语语音特点下所形成的美质之上。汉语中元音占优势,乐音很多;双音节是现代汉语最基本的形式,而双音节化趋势是汉语发展的主流。《荷塘月色》(以下称《荷》)一文中多用叠字,不但传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感受爱斯梅拉达的人性美,分析伽西莫多眼泪的丰富内涵。在人性的看台上,能分辨美与丑;培养学生追求美、憎恶丑的情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