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以很大篇幅发表这样资料性的长文,目的是昭示国人:在我们欢庆今日的成功时,切勿忘记我们曾有过的屈辱历史;在我们致力于"地球村"的邻里相睦时,切勿无视这样的事实:为军国主义招魂者有之,为谋求霸权欲践踏他国主权者有之.  相似文献   
2.
国旗、国徽、国歌的选定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是独立主权国家的标志,它体现一个国家的尊严和特色。对它的选定,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6月16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委会首次会议决定:成立拟定国旗、国徽、国歌方案小组,由马叙伦任组长,叶剑英、沈雁冰任副组长,并于7月14日至8月15日在《人民日报》等报上发表了征稿启事。对此,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热烈响应,踊跃投稿,充分显示了他们对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关心和拥护。(一)国旗图案的选定征稿启事发表后,至9月下旬,收到国旗图案4912幅。图案式样繁多,各具特色。以五星为主体  相似文献   
3.
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后,经过与日本军国主义者密谋策划,于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建立了伪政权。这个集团为了以继承中华民国的法统自诩,在政府名称,机构设置、“国旗”制式等方面,都采取了与原南京国民政府相同的形式。下面仅从汪伪政权所谓“国旗”的确定过程,剖析汪精卫的汉奸、卖国贼嘴脸。汪精卫集团叛逃不久,于1939年5月28日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所谓《关于收拾时局的具体办法》,其中提出:“不变更法统,不改国旗”。但日本政府对汪的请求不予批准。同年6月5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国成立之前,其国旗制式已基本形成。中华民国成立后,对国旗的确定多次进行过讨论,确定后又几经变动。本文拟概述中华民国国旗制式的形成、确定及演变历史。首先,扼要介绍与中华民国国旗有关的几种旗帜。(一)青天白日旗及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青天白日旗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的第一面旗帜,由兴中会领导人之一陆皓东设计制作。旗底为蓝色,以示青天。旗子中央置一向四周射出叉光的白日。初制时,叉光多寡不一。后孙中山解释:叉光代表干支之数,应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时辰。此后遂成定制。1895年3月16日,孙中山在香港主持兴中会干部会议,决定以青天白日旗为拟于重阳节广州起义时的旗帜。后因叛徒告密,起义未及爆发即遭镇压,此旗未能使用。1900年10月,兴中  相似文献   
5.
在北京中山公园的南门里,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四柱三楼式的牌坊。它以汉白玉为身,兰色琉璃瓦为顶,上面精雕飞禽走兽,正楼额枋上镌刻着郭沫若书写的“保卫和平”四个大字。这座牌坊原在东单牌楼北面,后迁至此处。它在耻辱中诞生并渡过了半个世纪,直到人民获得解放,才得到新生。 1900年6月14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指使士兵向途经使馆旁的义和团团民开枪射击,打死因民20人。20日,这个沾满义和团勇士鲜血的刽子手,乘轿途经东单北的总布胡同西口时,与清端王载漪的虎神营士兵发生冲突,被清兵杀死。八国联军借机开进北京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