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当下中学语文教学话语体系对《窦娥冤》的处理基本仍处于“泛阶级论”的陈旧解释框架当中,认为这部剧作反映了底层人民反抗阶级压迫和封建统治秩序的主题,但如果深入探究文本并尝试还原关汉卿的写作语境,就会发现这与该剧作的真实寓意并不吻合.窦娥这一角色命运的起落依然暗合了“贵族落难”的经典悲剧模式,而她有“字”这一设定以及她在杂剧中对儒家典故的熟练引用则表明这出杂剧的主题依然是对“忠孝…仁义”等传统儒家伦理观念的重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