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陈胜、吴广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充分发挥了我国农民革命的历史作用.但由于过去有的史学家把它作为单纯的农民革命,有的人把知识分子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全部抹杀,或是把过去参加农民革命的知识分子一律说成是混入农民革命的阶级异己分子、野心家,这是不合事实的.今天,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评价知识分子在农民起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甲午中日战争时,“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因两次畏敌带舰先逃,被李鸿章处死于旅顺。后来,有不少人为他鸣冤。近年以来,我研究了有关史料,觉得此案确有问题。我曾于1953年《新史学通讯》8月号上发表《中日甲午战争“济远”舰先逃与方伯谦问题》一文,初步提出不同意见,认为“济远”舰在牙山、丰岛及黄海两次战役中英勇打击了敌人,方伯谦在战争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处死方伯谦,是北洋实力派李鸿章、丁汝昌、刘步蟾等制造的冤案。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北大、清华、南开在昆明复校,合称西南联合大学。集中了一些名教授,对教育有深远的影响。我是在北大读完了史学系二年级,又在联大读毕业的。毕业后,在昆明任教。课余时间,有时还去母校听教授讲课,所以对一些教授有较多认识。介绍他们的事迹,当是很有意义的。郑天挺先生,字毅生,福建长乐人。原北京大学秘书长兼文、史两系教授。先生是北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