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0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记念刘和珍君》“思考和练习”的第四题要求说说课文第七部分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是什么,句与句之间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关联词语起什么作用。我认为这一段是一个典型的句组,中心句应该是第三句.其中心意思也应该是“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而“歌颂中国女性的伟大”,则是这个意义的具体说明。句组的内部结构是先分后总,即第一、第二句是分。第三句是总。第一句是具体歌颂中国女性“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从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并说明了她们不是“受人利用的”;第二句是从另一个角度赞扬了“中国女子的勇毅”并没有因压抑而“消亡”,从而说明了中  相似文献   
2.
比喻说理是指用一个或几个与论点或论证过程有某些相似的别一类事物作比方,阐明论点的意义,或使论证过程形象化的一种说理方法。在严密的逻辑说理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说理,能使语言曲折多变、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有助于加强论证。比喻说理在议论文中的运用,一般由“本体句”(用“B”代替)、“喻体句”(用“Y”代替)、“联结句”(用“L”代替)和“作结句”(用“Z ”代替)组成,根据各项在运用时出现的位置和是否出现,比喻说理可分为全式、简式和复杂式三种。现就中学语言教材中的例子对比喻说理的几种模式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指导的"三忌""三求".针对教学实际,切中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4.
所谓“突破口”教学,就是指在讲读教学中,首先抓住教材中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某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作为口子,进行重点突破,然后以此展开整个课堂教学。选准了“突破口”,就仿佛打开了语文教学的大门.一堂课就成功了一半。下面谈谈“突破口”教学的一些做法:一、从题目突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体现了全文的中心。故从题目入手,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作为全文的“突破口”,然后带动全文,是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如我教《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时,一开讲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指导的“三忌”“三求”,针对教学实际,切中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