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赵玥萍 《考试周刊》2007,(51):121-123
郁达夫与劳伦斯尽管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时代环境里从事创作,也塑造出完全不同的人物形象,同时他们在对待美的具体认识和表现方法上也有明显的差别,但由于他们对整个审美意识的大体相似,通过小说作品塑造出给读者以美感的人物典型,这种美感不因民族的差别、时代的变迁而消失,他们的作品的美学价值是永存的。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自主-合作全程教学模式”是当代学习化社会对英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某师范学院2002级195名学生就该模式的有效性进行为时3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该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方面有较大优势,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心理素质得到改善;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师专公外听力课教学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影响学生学习公外听力课的兴趣、动机、效果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赵玥萍 《考试周刊》2009,(46):18-19
人类文学活动的基本美学意义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应用于文学创造,则是一种诗意情感关系.它引起人的自觉能动的、合目的性的文学创造.让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地得到显现。换句话说,人的生活活动,无论是物质的生产活动.还是精神的创造活动.都是人的意志的表现,从精神创造活动方面来讲.文学也是一种展现的方式,并因此而呈现其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