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大学文化的根本使命在于塑造完整人格。文化育人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大学文化传递出的信息进行不断反思和追问的求真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理解与接受思想文化的主体,是自我意识分化与自我认知提升的主体。在我国高校中,大学生群体长期处于一种被支配、被管理的从属制度框架内,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强化与主体地位的持续缺失的矛盾冲突,严重弱化了大学文化育人的效力。反思这一问题,要求我们尊重大学生的文化主体性、注重培养其主体意识,使其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体悟当代社会共存共荣及主动创新的意义和价值,以实现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大学文化价值认同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型教学向信仰型教学的转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学校,以学科课程为主导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知识型教学的弊病。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以传递科学知识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知识点”,只要掌握了标准答案,就等于“知道”,“知道”就等于“乐道”。这种灌输式反理性的教学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中的尴尬处境始终未得到有效改善。如何能构建一种以激发学生自我精神塑造为主旨的信仰型教学模式是力求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大学生就业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有效的大学生择业观引导工作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迫切、复杂和艰巨。大学生择业观引导机制,是指在大学生择业观转变过程中,各种要素趋于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因果联系或运作方式。服务型择业观引导机制要求各实体要素在方向和目标上保持一致,以调动大学生自我调适与发展的需要为手段,以实现大学生的科学自我定位和身心完善为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作为研究对象,从产业融合视角出发探究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中第一产业(特色农业)的延伸、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渗透(乡村旅游);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第二产业的重组及第二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工业旅游);绿色生态基础之上的渝东南民俗文化旅游的“分区”对策.旨在解决以“生态”和“绿色”为背景下的该区域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功能配置最优化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5.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东北解放区知识青年头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盲目正统观念,从东北解放区的实际出发,在广大知识青年中全面展开了以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为中心内容,以肃清盲目正统观念为主要目标的思想改造教育。这一教育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适应了解放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以学科课程的形式呈现给受教育者的教学形态,在学校课程设置中,还会有少量的以实践和活动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的要求。在我国,以学校为主导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知识型教学的弊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以传递文化知识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知识点”,只要掌握了标准答案,就等于“知道”,“知道”就等于“乐道”。这种灌输式反理性的教学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中的尴尬处境始终未得到有力改善。如何摆脱这一窘境是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力求探索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