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古汉语与古文化赵纯伟语言学界引进西方结构主义理论和方法,对于古汉语某些层面的音韵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以及书写系统的文字学的研究,无疑是有裨益的。但是,单单搞清楚语符的音义关系以及语符的结构规则,是不能洞察言语底蕴的复杂思想和情感的。语言积淀着文...  相似文献   
2.
东方孔子的语录体与西方柏拉图的对话体,是古代文体发展史上的双壁.《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是孔门弟子记述孔子言论、行事和孔子应答弟子,以及弟子互相议论孔门学术的一部书.是最早的私人著作,开创了周秦诸子说理的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3.
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非相》)儒家学派诸书,如《论语》、《孟子》,在言语表现形式上尚不完整,皆属语录体,篇章短小.还没有形成专题论文.及《荀子》出,儒家学派才有个人著述体.但全书也不尽为荀子  相似文献   
4.
《庄子》的文学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独特的文体 《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郭象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门弟子记录的。姜亮夫先生说:“《庄子》内篇大体也可算经嘛,而曰内,外,则经、传二词,直是汉儒的说书体例。”又说:“《庄子》的内七篇是主干,外篇就相当于《卜居》、《渔父》。”姜先生说出了《庄子》一书的体例。 《论语》是语录体,《孟子》虽然展开了辩论,直起直落,还残存语录体的痕迹,还没有形成专题论文。《庄子》是专题论文,主题明确,思想集中。篇章完整,层次清楚,首尾照应,语言组织精而工。专题论文的形成,这是文学语言在表现形式上的进步。文章标题是一种语言艺术,是文章有机的组成部分,是文章的眼睛。《论语》、  相似文献   
5.
一、体裁《诗经》没有标题,篇幅短小,大部分是三、四、五章回环复沓的联章形式;屈原的作品有标题,篇幅扩大了.《诗经》是北方文化系统,如实而歌,创作方法是现实的;屈原的作品是南方文化系统,受神话影响,创作方法是浪漫的.《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两句一个意思.屈原的作品基本上是六言诗,一句一个意思.屈原创造了新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在使用语言材料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今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