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徐迟同志:两次惠书均收到,因不知你又“飞”往哪儿,落脚何处,未及给你写信,请谅。在你的指导与鼓励下,我进一步考虑了关于报告文学的一些问题。这儿,我想谈谈研读你的那几篇描写科学家的报告文学的感受。我觉得,你的《哥德巴赫猜想》等科学诗篇所以能扣响亿万人民的心弦,首先在于它反映了一种新的生活,向人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与无比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紧紧相连的无比  相似文献   
2.
“我倾心于人物”——谈曹禺剧作中的人物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禺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作为一个戏剧创作人员,多年来,我倾心于人物。我总觉得写戏主要是写人;用心思就是用在如何刻划人物这个问题。”那末,曹禺作为二位戏剧大师,他在刻划人物时用了些什么“心思”呢?他那些不  相似文献   
3.
曹禺的《日出》,一九三五年作于天津。一九三六年,剧本在巴金、靳以编辑的《文学季刊》上发表。戏首先由复旦大学剧社演出,导演是欧阳予倩,凤子演陈白露。一九三七年春,这个戏被一群留学生在日本东京演出,如同一九三五年《雷雨》在东京演出时一样,又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四年,毛主席亲自树立起大寨这面红旗,从那以后,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一九七○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有如万马齐奔,奋勇向前。亿万农民行动起来,学大寨人,立大寨志,走大寨路,创大寨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迅速地改变着祖国的面貌。大寨的红旗越举越高,大寨的红花越开越艳。如今,大寨式的社队遍及全  相似文献   
5.
在曹禺的戏剧创作道路上,《北京人》是一个重要作品。但其重要性,并不如许多评论家所说,它是曹禺全部剧作的高峰;而表现在它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剧作家在走过《原野》、《蜕变》那一段弯路以后(这两个戏表现了一种忽视社会矛盾的非现实主义倾向),从此又踏上现实主义的康庄大道,而且赶上了《雷雨》、《日出》的思想艺术水平。这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