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游侠是战国到汉初社会动荡的产物。游侠诗则是传统诗歌的重要类型之一。建安时期士人普遍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以曹植为代表的游侠类诗歌应运而生。曹植的游侠诗将少年任侠、追求个体自由的模式与忠君爱国思想结合起来,深刻影响了后世游侠诗歌的创作。阮籍此类诗歌中表现了对游侠建立功名之梦的清醒认识,主张退而在文学作品中彰显理想人格和精神自由。李白游侠诗作开创了"功成身退"模式,是对以上两种传统的继承及融合。  相似文献   
2.
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高效的学习是教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而让学生了解、掌握学习策略并学会在不同的任务中正确地运用相应在策略是有效途径之一。鉴于目前学习策略的内容尚不为广大中小学师生所熟知,本就学习策略略加论述,以飨读。  相似文献   
3.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幼儿教育目标之一,也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运用强化控制论原理塑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消除不良行为习惯,可以克服幼儿认识能力不强,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弱点,能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简要介绍了强化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要点。  相似文献   
4.
悲字在中国古代诗文中的含义,不仅有悲伤、悲壮之意,当其和声音、心绪配合,合成悲歌、悲心等词汇时,还有高厉张扬、慷慨激越的意味。当此之时,其所表达的情绪,并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悲伤低落,反而是高亢激昂的。这在建安时期士人的诗文作品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5.
游侠是都城多元文化的产物,唐代诗歌中的游侠形象,最典型地体现出人与都城空间的互动关系。游侠通过“游”的行为,不仅从物理上意义上打破了空间阻隔,也勾连起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从社会意义上打破不同阶层的壁垒。游侠不仅是都城景观的观察者,也是景观的构成者,丰富了都城景观的美学层次。文学作品中的游侠形象,更是世俗欲望与理想光辉的集合体,他们有重利轻义、扶危济困的一面;亦有铺张浪费、肆意陈欲的一面。“以武犯禁”时,他们是秩序的破坏者;为王前驱时,他们又是特权的维护者和享有者。这种矛盾背后,正折射出游侠形象与都城间复杂而独特的关系。唐诗中的游侠形象,从地域及心理两个层面拓展了都城空间,并完成了对都城的人格化塑造。  相似文献   
6.
传统诗歌体式从未停止过发展的脚步,诗而词,词而曲,传统诗词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演进。每当孕育自诗歌传统的"新体"发展成熟,并最终融入诗歌传统的主流后,"当代化"的问题也自然地得到了解决。这些具有生命力的新体,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诗歌传统,成为一代之文学。我们今天讨论传统诗词的当代化,也必须参考前人的成功经验,将重点放到体裁创新上去,试图找到属于当下的"传统诗词"演进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