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邓秋元 《师道》2003,(12):46-47
那天,忽然接到镇文教办的通知:全镇五所中学的校长和镇文教办、教研室的领导一起去广西看望我镇在那儿支教的老师。第二天清晨,我们一行人开着车,载着电化教学设备和全镇一千多位教师的祝福上路了。在车上,校长们谈笑风生,言语之中洋溢着兴奋和轻松。因为我们在学校工作较多,压力也很大,所以在路上倒有了宝贵的放松时间;况且大部分校长都没有去过广西的西北部山区,难免抱着好奇和兴奋的心情。我们的车走了一天,还没有到达目的地。路变得越来越窄,越来越陡,我们放弃了当天到达的计划,在中途找到一家旅店安顿下来。第三天早上十点多钟,我们终…  相似文献   
2.
3.
当前的课堂教学缺少了什么? 经过了20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特别是经过了近年来新课改的冲击与洗礼,当前的课堂似乎并不缺少新的理论、方法、技术,也不缺少改革的热情,缺少的是教学智慧,即教师没有把这些东西内化为自身的智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热衷于将各种理论模式方法引入、移植到课堂,并要求教师接受、认知、照搬和实施这些新的东西时,忽视了教师基于自身体验、感悟、反思、实践而形成的教学智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初中《生物》教材的修订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公布了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该方案中从三年级到九年级增设了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等在内综合实践课程 ,可见 ,在义务教育阶段 ,新课程把研究学习课程作为重要的有机构成部分。同时 ,今年秋季使用修订后的新教材 ,从其修订目的、内容都充分体现要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 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为初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明确了方向和要求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明确规定 :从三年级至九年级开设综合实践课程 ,课时量为义务教育阶段总课时的 7~ 8%。内容主要包括 :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笔者于2005年参加了由英方举办的中学校长培训班,发现中英两国的中学校长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校长比较注重结果,而英国校长比较注重过程,认为过程比结果更有价值。1.规划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围绕办学思想展开的,通过全体教师的反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9月 ,我从内地一所普通高中调到广东珠三角一所校园宽广、环境绿化很好的中学任校长兼教两班初一生物课。在开学前 ,我用了半个月时间熟悉修订后的新教材 ,并根据新教材的特点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 ,指导学生探索研究性学习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他们在“开放式”课堂里自导、自演、自娱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内在的动力。作为教师只提供一些学习的资料和条件 ,制订好研究方案。第一次“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内容是教材上的实践活动一 :“调查校园的主要植物”。我想利用这次实践活动的机会向学生充分展…  相似文献   
8.
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构建和实施的灵魂与方向,对课程价值取向的探讨是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需要。以价值为基轴,从哲学的视角来审视课程,我们关注的是课程价值取向的世界发展趋势;以发展为基轴,从科学观的视角来审视课程,我们关注的是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邓秋元 《师道》2002,(7):51-51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也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我们教师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都在接受继续教育,今天考这个“证”,明天考那个“证”,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但是,我认为教师的这种学习带有很大的被动性、滞后性,学习效果不理想,属于低层次的学习。人的学习可分为三种。一是原初学习。学习的对象是自然和社会的原初状态,通过自己的体会而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0.
构建生态道德教育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秋元 《生物学教学》2002,27(12):14-15
什么是生态道德 ?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 ,人类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属于人类的道德范畴。人类应该树立一切自然存在物都有按照生态规律持续生存的权利观 ,以及不仅对他人、对社会 ,而且包括其他生命形式自然存在物承担责任的义务观。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已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指出 ,要使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体现时代要求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意识……。特别是全日制义务教育《生态课程标准》 ,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 ,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