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邢甲志  于春英 《兰台世界》2016,(18):135-138
伪满时期,由于日本殖民势力的入植,使东北农村的广大农民普遍贫困化,给高利贷资本的发展提供了炽盛发展的土壤,并发生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货币借贷和粮食借贷进一步发展;借期短、利率高;日本资本渗入东北农村进行高利贷活动;借贷面广、负债率高。  相似文献   
2.
郭士立是一名德籍传教士,西方少有的中国通,他在鸦片战争前来到中国进行传教等活动,一八三三年在广州创办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拟对邦L-立在华活动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前,广州作为中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是西方人进入中国的通道,是西方人在中国“唯一有感觉的城市”,也是西方人认识中国的窗口与标本城市。鸦片战争后,法国人伊凡对广州进行了参观考察,写成《广州城内》一书,该书以法国人的见闻,描绘了1844年前后的广州形象。本文通过法国人的视角,呈现出的是鸦片战争时期广州在法国人眼中的城市形象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