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就已经开始练习写记叙文了,对中学生而言,记叙文是一种比较熟练也比较容易掌握的文体。然而,仍然有不少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时候,或叙议并重,平分秋色;或议论过多,喧宾夺主;或叙少议多,本末倒置;或介绍说明,行文粗疏;写着写着,就成了“四不像”了。为了帮助同学们写出规范的记叙文,这里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记叙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写作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可是,长期以来,尽管我们在这方面花了很大的功夫,仍然收效甚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细究起来,这与我们对观察的理解不深刻有一定的关系。我认为,写作中的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就观察对象而言,观察可以分为外观察和内观察,而无论是外观察还是内观察,最终又必须落实到自我观察上来。这在文学写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教学时,有些老师常常过分强调要完整地叙述事情的经过,要具备记叙文的“六要素”,而忽略了记叙文对于材料的情感要求。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是以情动人,目的是使人感动。要达到这一目的,主要并不是靠事件,而要靠附着在事件中的情感。老舍先生说过:“小说不是事件的重述,而是情感的记录。”这话对我们写作记叙文同样有启示意义。有不少作文看起来也是有头有尾,叙事完整,但就是清淡无味,不生动,不感人,关键的一点就是其中缺乏真挚的情感。把一次大扫除的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成立,事物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展变化。石头固然不可能孵出小鸡,鸡蛋也必须有一定的温度才能孵出小鸡。确定一个事物的性质,或者衡量一个事物是否达到某种标准,就要分析这个事物需要具备哪些属性或条件。分析事物  相似文献   
5.
文章的主题,是指题材所蕴含的基本意义和作者通过对材料的思考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和评价。前者是主题的客观性,也就是说,这种基本意义是材料本身所固有的,后者是指作者对材料内涵的洞见和开掘。主题是二者(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可见主题和题材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所以鲁迅先生要求作家  相似文献   
6.
在写作活动中,同一素材,常常可以写成不同的文体。例如,同是荔枝,既可以写诗歌:“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可以写成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既可以写成散文《荔枝蜜》,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荔枝精神赞》。然而,也常常有这种情况,生活中有了一点小感触,可以写成一首很好的短诗,而硬要把它扩写成一篇散文,就显得空洞无物了。由此可见,作为素  相似文献   
7.
“考试说明”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深刻”是这样解说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  相似文献   
8.
新的考试说明将原来发展等级中的“生动形象”改为“丰富”,具体要求是:“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1.材料丰富高考作文一般只有800字左右,所以,“材料丰富”,并不意味着堆砌材料,在议论性文体中,主要表现为论据的典型和论证方法的多样,在记叙性文体中主要表现为材料内涵的深厚和表达方式的灵活。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9.
4.适量所谓适量,首先是指作者传达的情感必须要有适当的分量。情感不能成为浮在客观事物表面的一层油,而要潜注在整个生活画面之中,成为内在的感情潜流,这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分量。“缺斤少两”的“扁平”情感不可能贮满整个生活画面,轻飘飘、油花花的东西“潜”不下去。因此,作品的情感内容必须是人生的至情至性,而不是浮浅庸俗的滥情泛感;作者要传达深刻的人生体  相似文献   
10.
因特殊原因,上期预告的“要选择有情感内涵的材料”一讲下延。——编者议论文曾经也被称为“论说文”,因为在许多议论文中,往往有很重的说明的成分,有些解说事理的说明文与议论文很难区分。但是,从写作目的以及主要的表达方式来看,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说明文要说明的是事物本身的性质、特点和已经得到确认的公理等等,目的是使人明白道理,得到知识。说而明之,说明是它的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