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接受美学认为,作为文学鉴赏客体的文学作品,有许多“意义”和“空白”,其含义是不确定的。正是这些因素,激发读者去寻求和补充这些不确定的内涵并赋予较确定的意义。这种不确定的因素称为“召唤结构”。那么这些不确性的“空白”是怎样构成的呢?(一)题材蕴含的丰富性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作品充分证明,有些情节或题材具有一种特有的潜能,它们往往能比其他情节或题材唤起多种的含义。例如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其主题的说法有20多种,至今专家学  相似文献   
2.
所谓小说作品的叙事人,就是指小说中把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人。因此,不仅像海明威的《杀人者》、鲁迅的《离婚》这样具有严格舞台风格的作品,就是像乔伊斯、福克纳等作家的意识流小说,也都离不开自己的叙事人。如果小说一旦失去了叙事人,那么就会失去它最本质的特点。从十八世纪开始,欧洲就有人从事抹去叙事人的尝试,然而这种尝试产生的许多对话体小说却一本也没有流  相似文献   
3.
“召唤结构”是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石,是由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伊塞尔发挥英伽登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不确定领域在阅读过程中被具体化这一观点而创建的。所谓“召唤结构”,是指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不确定点和空白,它们是产生艺术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召唤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它的未定性。这首先是归因于文学作品特殊的存在方式,它既不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