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过程中,有效学习情境是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情境.指向语言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有效学习情境即"真实语境"下语文学习任务群有效学习情境,是具备认知科学依据,有助于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情境,也是尊重学科特性,有助于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情境."真实语境"下语文学习任务群有效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2.
西方接受美学家伊瑟尔强调读者在文本解读中扮演的角色.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相当于一个符号,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中符号的特征不同,读者要通过进入文本深层次的文体规范的审美解读,建构出新的“所指”,以及对应的并未以文字形式展现的“能指”,这一过程体现出读者的言语异能.本文将以《史记·李将军列传》的解读为例,分析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3.
郑昀 《江苏教育》2023,(9):15-18
为探寻发展语文思维与提升能力的路径,特以宋运来执教《变》课例为例,通过个案分析法,探索其蕴含的思维创生式语文教学法的显著特点。研究发现,该语文教学法强调的“在质疑中求真”“在想象中创造”的教学路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为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供方向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明确指出文化素养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且突出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落实文化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载体。然而,由于教师缺乏对“真实情境”的正确理解与运用,致使学生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研习时难以深入。研究表明,借鉴概念隐喻及人类学情境学习观可以得到“真实情境是动态的充分参与过程”这一概念隐喻。借助“共时”“历时”概念可以建构语文“真实情境”模型。以儒家经典《论语》为研习案例,进而生成强调思辨与表达的研习策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