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重要的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家庭、对老师、对他人的精神依赖减少,自主意识增强,进入所谓的“心理断乳期“,而学生间的交往兴趣在增加.由于对社会、对集体有更多的认识,初中生从对家庭、对老师的模仿转向对社会行为的模仿,交往的社会程度随之提高,交往的态度、意识、能力、习惯等差异增大,受不良影响增多,特别是受传媒的负面影响增多.所以,初中生的交往行为和能力是班主任需要关注与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一般说来,数学上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往往来源于发散思维.按现代心理学家的见解,数学家创造能力的大小,应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具体地说,任何一位科学家的创造能力可用如下的公式来估计:创造  相似文献   
3.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获得终生学习的能力.目前,国内外对中学生的教育从智力、情商、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的内在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正组块是信息加工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米勒(Miller)提出,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能够通过组块来打破信息瓶颈.实验证明,信息若被人脑以组块的形式记忆,即在记忆材料时,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